“孩子们!一定要像你们父亲那样,成为对国家有益的人才!”杨开慧望着儿子们骄傲说道。
年幼的孩子并不知道母亲说的是什么意思,但提到父亲,孩子们露出微笑,父亲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。
毛岸英大声回答说:“妈妈,你放心吧!我长大后一定会像爸爸一样,成为帮助百姓的英雄!”杨开慧听见儿子的回答,欣慰地摸摸他的脑袋。
杨开慧在父亲的影响下早早投身革命,为祖国的美好未来付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。在她身上还发生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?
自幼聪慧
杨开慧出生在清朝末年,此时国家动荡不安,满目疮痍。许多爱国同胞寻找各种办法,想要解救祖国,杨开慧父亲杨昌济就是这其中一员。
杨昌济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女儿,深情地望向妻子说:“我要出国学习,可孩子们还太小,得拖累你在家照顾他们了!”
妻子摇摇头,笑着说:“这说的是什么话?你有理想有抱负,我支持还来不及,怎么会觉得是拖累呢?我会带着孩子们等你回家!”杨昌济挥泪告别妻子驶向远方。
又过去许多年,杨开慧渐渐长大,母亲拉着女儿的手说:“开慧,你爸爸来信说,你也到该上学的年纪了,我今天带你去学校报到。”
学校工作人员看着杨开慧母女询问道:“孩子今年几岁了?”
杨开慧回答说:“我今年八岁了!”
“还太小,一般来上学都是十岁左右的孩子。”
听到这话,杨开慧不服气地说:“老师,我一点也不小,我早就能读懂文章,您就收下我吧!”
工作人员大笑道:“女娃娃,你这么想读书是为啥子呀?”
杨开慧挺起胸脯说:“我要多读书,做对社会有帮助的事!”
就这样,年幼的杨开慧正式进入课堂学习。她身为班中年纪最小的同学却从不娇气,刻苦学习,遇见不会的问题总是虚心请教老师同学,每次测验都是名列前茅。
某天,杨开慧回到家中,看见母亲正在拆开信封,她激动地说:“是爸爸的来信吗?爸爸都说了什么?”
母亲笑着说:“你爸爸先是打听家里的情况,还问你最近学习有没有进步。”
“快告诉爸爸,我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!爸爸还说了别的什么吗?”
“你爸爸让我也去学校学习,我想了想,不能给家里拖后腿,我要和你一起上学!”
杨开慧开心地跳起来:“太好了!我要和妈妈一起上学!咱们以后就是同学了!”
这之后,杨母读成人班,杨开慧读小学班,母女二人同读一所学校。
结识爱人
几年后,杨开慧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时,父亲终于从国外留学回来。杨昌济受到邀请到师范学校任教,他把妻儿也接到身边。
杨昌济在当地颇有威望,他出国留学见识广思想先进,有很多年轻人都愿意上门讨教,这之中就有他的学生毛主席。
毛主席闲暇之余,经常带着其他好友到杨家拜访,请教老师如何学做人,如何解救国家的真理。
一有学生来家里拜访,杨开慧就会坐在旁边聆听他们的见解。就这样,她结识了毛主席。
毛主席笑着打招呼说:“师妹,咱们又见面了!”
“你们要和爸爸讨论什么?我能一起加入吗?”杨开慧好奇问道。
毛主席回答说:“我今天过来是送别老师,你不知道吗?杨老师被调去北大任教了。”原来,杨昌济受到好友的邀请决定北上任教。
杨开慧十分可惜地说:“再见了,毛同学!也不知道咱们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见面?”
毛主席有些不舍:“杨老师离开师范大学,我们都十分难过。不过我相信,咱们总有机会还能遇见!你们要一路保重!”
在1918年,杨昌济带着妻儿一同来到北京。同年夏天,毛主席也因为勤工俭学北上。
毛主席抵到北京立马去拜访老师,激动地说:“老师,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又见面了!”
杨昌济拍拍他的肩膀,点点头道:“能再见到你,我也很高兴!孩子,你来北京是为什么啊?”
毛主席低下头不好意思说:“不瞒您说,我过来是为了出国勤工俭学,我想找份工作挣点钱。”
杨昌济思索片刻说:“孩子,你真是好样的!学校图书馆正好缺一位管理员,平时还能有时间学习,我帮你举荐一下!”
事情办妥后,毛主席特意登门道谢,正巧看见在家中的杨开慧,笑着说:“师妹,咱们又见面了!”
杨开慧瞪大双眼不可置信道:“你怎么也在这里?是什么时候来的啊?”
“我早就来北京了,多亏杨老师帮我找到工作,我今天特意过来谢谢他!”
这之后,毛主席与杨开慧交往逐渐密切,在相处过程中二人相爱。
可好景不长,父亲突然病逝,杨开慧沉浸在悲伤之中无法自拔。正在参加革命的毛主席听闻这个消息,安慰道:“杨老师离世太突然了,我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、好老师,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?”
杨开慧回答说:“料理完父亲的丧事,我还要继续读书。”
杨开慧回到家乡,在父亲好友的资助下进入女校学习。
她得知毛主席成立书社缺少资金,二话不说就回到家里,对母亲说:“妈妈,我们创办书社筹集的经费实在不够,您能资助一些吗?”
杨母回答:“孩子,你爸爸去世后,咱们哪还有多余的积蓄?”
杨开慧低下头,无奈道:“爸爸去世收了不少钱,能不能借我一点。我知道这样做很不孝顺,但为了革命我别无他法。”
杨母看着女儿下定决心:“好,我支持你开书社!孩子,你爸爸生前就很看好毛同学,妈妈看到你能找到相守一辈子的人,也为你感到高兴!”
杨开慧泪流满面:“谢谢您能支持我们!”她把钱交给毛主席当启动资金,自己也参加书社的工作。
夫唱妇随
杨开慧对毛主席说:“咱们是自由恋爱,因为共同的理想追求才走到一起,我不要嫁妆也不需要八抬大轿,我只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携手共度余生!”
毛主席紧紧抱住妻子,哽咽说:“跟着我让你受苦了!我今后一定好好对你!”
在1920年,这对年轻人请来少数亲友,在家中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,二人正式结为伴侣。
毛主席为革命四处奔走,杨开慧默默守护丈夫身后出谋划策。他们相互配合,为我党不断壮大势力。
毛主席为工作总要忙碌到深夜,杨开慧心疼地望向丈夫说:“都已经这么晚了,你快休息会吧,身体才是最要紧的!”
毛主席笑着摇摇头道:“倒是你,还一直陪我到这么晚,你快去睡吧!”杨开慧在宣传红色思想之余,还要料理一家的生活起居经常分身乏术,可她毫无怨言。
不久,杨开慧产下长子毛岸英。毛主席初当人父兴奋不已,总要抱着孩子逗弄。
他笑着说:“娃娃快点长大啊!将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,咱们一家干革命!”说罢,他又搂住爱妻心疼道:“开慧,你辛苦了!”一家人依偎在一起其乐融融。
杨开慧为工作经常一手抱着孩子,一手整理情报,毛主席看见后总要劝她快去休息。
因为组织调动,毛主席在国内四处奔波开展革命工作,杨开慧带着孩子一同前往。
北伐胜利后,反动派将枪口指向我党,革命党人被迫四散流窜。在这危机时刻,组织命杨开慧回到家乡开展地下工作,她只好独自带着孩子们回去。
杨开慧与组织失去联系,她没有放弃,坚持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。
为了能更好地献身革命,杨开慧将孩子托付给母亲:“妈妈,孩子们就拜托您照顾了!等我结束工作,肯定第一时间回来看望你们!”
英年早逝
杨开慧数年在家乡开展革命,反动派早就对她恨得牙痒痒,在听说她是毛主席妻子后,更是下达命令务必将她抓捕。
在1930年,杨开慧悄悄回到老家,看望母亲还有孩子时,被特务发现不幸被捕。
她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,没有吐露半句情报,怒声说:“要杀要剐随便你们!休想从我身上套取有用信息!”
敌人威逼利诱说:“只要说出你丈夫的去向,并公开与他脱离关系,我们就放过你!”
明知说出毛主席去向就能获得一线生机,可杨开慧仍坚定地说:“你们做梦吧!我绝对不会告诉你们我丈夫在哪!更不会与他脱离关系!”
敌人恼羞成怒将她押送刑场,杨开慧英勇就义。
又过去多日,毛主席得知妻子牺牲的消息,泪流满面。
痛哭道:“开慧,就算我死一百次都不能为你赎罪啊!你死得太冤,我一定为你报仇!”
建国后,老百姓终于过上美满的生活,看到眼前的盛世,毛主席的思绪飘回从前。他想起与杨开慧恩爱的瞬间,可亡妻再也看不见眼前的场景。
朱旦华望着主席伤心的背影,喃喃道:“要是开慧没有牺牲就好了,她与毛主席绝对是最恩爱的伉俪!”